枫林资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越南新娘:中国光棍狩猎团

2021-11-01| 发布者: 枫林资讯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“三个月内包娶到家!”“年轻漂亮,勤劳传统,温柔贤惠““20万保证贞洁,绝不加价““跑掉一位赔一位”…...
轻卡轻食加盟

“三个月内包娶到家!”

“年轻漂亮,勤劳传统,温柔贤惠“

“20万保证贞洁,绝不加价“

“跑掉一位赔一位”

…………

不知从何时开始,“花钱买个越南新娘”成了中国社会底层单身大龄男性的口头玩笑。

在这些底层大龄光棍的眼中,年轻貌美、听话顾家,似乎就是越南新娘的代名词。买不起婚房,哄不好丈母娘,不如买个越南新娘,老婆孩子热炕头、相亲相爱到白头。

但玩笑终归是玩笑。事实上,这个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庞大人口产业,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。

表面上看似是中国大龄单身男性脱离光棍苦海的“婚姻乌托邦”,但为了一场“明码标价”的跨国婚姻,这些光棍仔所要付出的代价,往往超乎想象。

美国学者胡德森曾在《光棍: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》一书中指出,因中国各地流产、弃婴等原因,1995年以来,中国每年消失的女性人口约100万,到2020年,因此而消失的青年女性将高达3000万人。

换句话说,中国3000多万单身适婚男性可能会打光棍的缺口,也就此深深埋藏。

过剩的男性数量,来自长辈、组建家庭、传宗接代的压力,使中国男性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底层男性,急切地寻找门路结婚娶妻。

越南新娘蹿红于中国网络,最早始于2009年。当时,有一位名叫戴文胜的人在网上发帖直播自己赴越南相亲的情况,引来大量网友关注。

后来,其貌不扬的戴文胜果真找到了一个满意的越南新娘。于是他开始转为中介,做起了跨国婚姻的买卖。

从这时起,国内各路媒体开始陆续对越南新娘进行报道,导致很多中国男性对越南新娘产生了“淳朴贤惠、处女多、不爱钱”的印象。

在百度的【越南新娘】贴吧,有不少越南新娘的买家聚集于此,分享着彼此购买与囚禁越南妻子的心得。并以消费受害者的口吻,痛斥那些企图逃跑的越南新娘。

由于该贴吧曝出的内容,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于“震撼”,所以后来就被封掉了。但封掉了平台,依然封不掉这种现象。

在越南流行着这样一句话:「天堂太远,中国很近」,指的是越南女性看到大国崛起后,逐渐将目光转往中国大陆。

由于经历复杂的历史阶段,越南曾一度男女比例失调,女性人数高于男性,因此,一些女性选择嫁给外国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男性,以谋求更好的生活。这种情况其实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存在的,并非越南的“特殊国情”。

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湄公河流域地区可追溯为最早的“越南新娘”发源地。当时在这一地区,大多数女性受教育水平低,找不到工作,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能通过嫁到国外摆脱贫困。

而这些生活在较贫困地区的越南女性,在中介的“协助"下,便成为围剿中国光棍的主力军。

除此之外,在越南,还有专门从事外嫁服务的“养妈”。她们会在越南的乡下,找些貌美的想远嫁的越南姑娘,集中后进行统一培训。

这样的培训包括仪表与修养,使这些姑娘看起来秀外慧中,好外嫁出去,从中赚取佣金。

然而现实并不如所愿。《中国新闻周刊》之前曾经报道过: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至少有超过10万名越南新娘通过各种渠道嫁到中国。其中具有合法婚姻者不到半数,她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嫁至县城、农村地区,过着没有户籍的贫困生活。即便拥有合法婚姻,也还有不少人婚后3年仍无中国绿卡。

一般来说,自身条件好的男性早早就名花有主。过了最佳结婚年龄还没结婚的,一般都是要求过高,或者家庭、自身条件不好的人。

特别是本身患有残疾、或者在当地娶不到老婆的男子,才会去想找一个越南新娘。在一些大龄光棍聚集的贫困地区,甚至形成了现象级的“越南媳妇村”。

有的越南新娘嫁到中国,尽管是在一个经济收入并不高的家庭,但依然努力克服了语言环境、饮食习惯等差异,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,过着平凡的小日子。

还有的越南新娘嫁给中国的底层男性后十分失望,过不了多久就偷偷逃跑,害得“丈夫”落得人财两空的窘境。

更有黑心中介利用越南新娘进行婚姻诈骗的现象不时上演。她们收了彩礼、礼物之后,找个机会一跑了之。然后再找下一个买家,不断重复这个过程。

几年前的“双11光棍节”前夕,某团购网站曾推出过免费送网友去越南找新娘“脱光”的活动,并打着“去越南找个不图房子不图车子的贤惠新娘”为旗号,吸引了上万人参与。

与曾经被解读为中国社会底层男性的“婚姻乌托邦”不同,随着国内结婚成本越来越高,越南相亲团不再只有底层农民工。

近几年来,剩男白领、退休教师或者经济条件还可以的中年离异男性也逐渐多了起来。

正因如此,一些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中嗅到这个“刚需的商机”,将“越南新娘”打造成一个“品牌”。

然而中介市场鱼龙混杂,本身就是一桩灰色交易。中国和越南警方都曾破获人贩团伙,这些人以婚介为掩饰,实则进行人口贩卖活动,导致一些越南女性成为受害者。

一方面是越南女性受骗受害的悲惨遭遇,而另一方面则是越南新娘嫁到中国后逃跑,“丈夫”人财两空的残酷现实。

对于那些悲剧而言,过程虽然千奇百怪,但结局总是相似的。

当越南新娘跑了,没法办理离婚,这就成了中国“丈夫”一个最头痛的问题。

中越婚姻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法律漏洞:越南新娘往往和中国丈夫一起回中国才登记结婚;在越南国内,她们的婚姻状况仍是“未婚”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越南新娘跑回越南仍然可以再嫁,其已婚事实不会暴露。

但在中国,涉外离婚过程异常复杂,妻子不在,丈夫单方面向中国法院提出申请后,需要经过外交等复杂程序,一两年才能离成。

于是,和当年组团去越南相亲一样,很多中国“丈夫”决定组团去越南寻妻,但结果往往一无所获。

越南新娘的逃跑,狠狠戳中了中国底层大龄光棍的心酸痛楚。受到浮躁婚恋观、婚姻习俗的影响,中国女孩身价水涨船高,这无疑“绑架”了底层男性想娶中国媳妇的心,压迫了他们婚姻嫁娶的选择空间,让他们走上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风险之路,这是何等悲哀。

由越南新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背后,是中国农村男光棍的婚配生育焦虑。单身汉的数量太庞大了,即便在合法的框架内,包括越南新娘在内的跨国婚姻,也只是杯水车薪。

再加上大城市汇聚资源,大量的年轻女性走出农村,失衡的男女比例,无疑加剧了农村单身汉婚配的难度。

再反过来看看越南新娘本身。

在家人眼中,她们是脱贫致富的希望;在黑心中介与人贩子眼中,她们是价值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“商品”、“货物”;在中国丈夫眼中,她们是“买来”的新娘、可疑的异类、传宗接代的工具;在有关部门看来,她们是潜藏的犯罪因素。

而在她们自己的眼中呢?

我想,任何一个越南姑娘,大概都会希望自己觅得良人。尽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某种不对等,但对幸福的期许,是人之共性。

中国丈夫和越南新娘,彼此怀抱着对于异国的憧憬结为连理,然而最后迎来的或是一场不得不妥协的婚姻悲剧,或是一场互相猜忌的谋财骗局,甚至是一段夹杂着虐待的奴役。

审判他人容易,获取真相很难。构筑这场速朽婚姻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爱情与理解,而是金钱与无知,是对异国的偏见和对婚姻的偏执。

畸形的跨国婚姻交易,如同一场多方博弈的游戏。在这场贫困与贫困的对赌里,或许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。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枫林资讯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枫林资讯 X1.0

© 2015-2020 枫林资讯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