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清福利视频 https://www.nmdj.cc 当地时间3月23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布公告,称已经重新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恢复关税豁免,涉及此前549项待定产品中的352项。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这条消息无疑是一颗“重磅炸弹”,因为它意味着,在中美之间持续多年的“贸易战”中,美国宣布妥协。 由于时间已经过去数年,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中美“贸易战”起因和经过。 2018年3月22日,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一份法案,称依据“301调查”结果,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,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。中美之间持续至今的贸易争端自此开幕。 所谓的“301调查”,是指美国《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》第1301-1310节的全部内容,其主要内容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,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“不合理”、“不公平”的国家进行报复。 特朗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增加报复性关税的方式,抬高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售价,在打压中国的同时,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。 但在这场闹剧中,调查和作出判决的都是美国,等于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,妥妥的黑哨行为,中国自然不可能接受。 加征关税肯定会伤害到中国的利益。不过,这同时也是一把“杀敌一千自损八千”的双刃剑。 贸易战/网络图 商品售价提高,受到伤害最大的是美国的老百姓,其次是美国的进口商,然后才轮到中国。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报告,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,有90%以上由美国进口商承担,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被分摊到消费者的头上。 事实也证明,美国自己制造业“空心”,让中国吃药,完全是一条死路。 到了2021年,拜登政府不得不承认,对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25%的关税“确实导致美国国内物价更高”。 明知贸易战已经失败,美国迟迟不愿重开关税豁免,这就要提到特朗普的继任者,拜登的冷战思维了。 拜登/网络图 在拜登政府“美国回来了”的叙事模式之下,美国要“回归”那个继续引领西方世界的超级大国,继续收割全球经济,就必须要有“假想敌”来恐吓盟友。“敌人”可以是俄罗斯,也可以是中国,并且,美国必须强势,必须“赢麻了”,否则只会适得其反,让盟友更加不相信美国。 因此,尽管拜登政府早在去年10月就提出要重新讨论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关税政策,一直拖到现在才“落靴”。在此期间,拜登还不断炮轰所谓“中国贸易胁迫”,“俄罗斯军事威胁”,都是为了让依附于美国的国家产生恐慌,进而远离中俄,亲近美西方。 说得直白一些,美国的话术与卖假保健品的无良商家,说你身体缺这缺那,再不吃他家的保健品就要当场去世没什么区别。无非就是制造恐慌,再趁虚而入。 那为什么美国现在又认怂了呢? 很简单,因为今年下半年,拜登即将面临中期选举,届时如果物价还这么“高冷”,特朗普和共和党就可能在中期选举中教拜登“做人”。 可是,拜登现在根本无力压住自己国内的经济烂账。美国通胀高企去年就已出现,在疫情、全球经济衰退、供应链受阻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,还一直“勇攀高峰”,已经创下40年来新高。 美国历年通胀率 近期又由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疯涨,给本就惨淡的美国经济狠狠补了一刀。 如今,俄乌冲突陷入泥沼,美国要么一个电话告诉乌克兰别打了,把油价降下来,要么向取消对华加征不合理的关税,平抑物价。而无论选择哪一种做法,都无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美国的脸上。 伸左边脸还是右边脸? 横竖这个巴掌是跑不掉的,介于俄乌冲突如今正在是全球各国关注的中心,美国选择了打得不那么响,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那一边——向中国低头。 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? 事实上,中国早已无数次向美国喊话,中美之间唯有合作才能共赢,拜登就是听不进去。美国对中国太过恐惧,以至于不敢走“共赢”的道路,宁可“双输”,也不敢让中国拿到半点好处。 结果呢? 勿谓言之不预也!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