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新闻网 https://www.meta-hu.com/ “本文原创,禁止抄袭,违者必究” 很多美企在不可抗力的地缘因素下,纷纷宣布退出俄地区市场,停止相关的市场销售和技术服务。美方一直喊着要贸易自由,但事实上,阻碍经济贸易自由的反而是它们。 众多美企停止对俄地区的市场服务 在“瓦纳森协议”的限制下,以及美方不断地修改“芯片规则”的情况下,美地区众多高科技产业,包括半导体产业、通讯产业、数字产业等等都相继对俄地区断供,这属实给俄地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。但他们自己也并不是毫无损害的。 不管是美地区半导体行业协会还是高通、英特尔等美企巨头公司,包括ASML和台积电等非美地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,都纷纷表示限制自由出货不仅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,对美企的发展也不会有任何好处。 尽管不看好的呼声一片,但限制出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善,“断供”、停止市场服务和技术服务的情况仍然在不断上演。 从三月份到现在,前有甲骨文公司、高通公司、谷歌云、苹果公司,后有索尼、爱立信、诺基亚、ASML,或是暂停出货,或是停止相关服务,爱立信和诺基亚甚至从俄地区撤离得干干净净。 对俄地区“断供”后,美企损失超10万亿元 俗话说,好言难劝该死的鬼。这些美企在对俄地区实行“断供”之后,如今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。 在美地区5月5号,直至当日收盘,根据当地股市行情数据显示,美科技巨头一夜之间市值暴跌超14359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95726.67万亿,将近十个亿,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。 根据股市分析师分析,美企股市的崩盘,虽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,但基本都与对俄地区的“断供”有着间接关系。 究其原因,这些美企对人家断供了,人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就等着弹尽粮绝,这势必会引发市场积极创新,到时候这些地区的产业只会降低对美企的依赖,最终导致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大缩减。 俄罗斯出手后,这些美企该消停了 对于美企的断供,俄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,并大力发展当地的高科技产业。 首先,技术、软件不给认证不让用,那我就用不需要认证的。俄地区表示,为了维持当地科技产业的发展减小对市场经济的损害,俄地区将自由使用这些被“断供”的软件或技术,且无需经过相关企业认可。 其次,为了防止更多的企业对俄断供造成更大的损失,对于撤出俄地区的企业,所有资产将被俄地区收归国有,并进行拍卖。 我们知道,一家企业要在别的地区发展到有一定的规模,那必须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深耕,如今资产被充公,那就意味着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都白费了,以后再要恢复之前的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了。 另外,这些企业目前的行为已经使自己的口碑降到最低点了,在民众和其他企业眼里的信誉度也在下滑。企业能成功,最主要的就是诚信,如今诚信度没有了,谁和他们合作都要仔细考虑考虑。 最后,俄地区已经计划投资3.19万亿卢布来实现当地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,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90纳米和28纳米工艺芯片的自主生产。 如今,俄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Mikron表示,90nm技术已经在米克朗工厂生产线投入使用。ZelenogradMikron还准备了一个100亿卢布的投资项目要将180nm—90nm芯片的产能扩大两倍,计划每月产能达到6000片。 如今这项100亿卢布的投资项目已经在开发了,当地工贸部正在审议。Mikron的新生产线在光刻、蚀刻和沉积等设备上将尽量采用二手设备,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还可以规避制裁的影响。 根据俄地区《生意人报》消息,在芯片产能发力的可不止Mikron一家,破产重整后的Angstrem晶圆厂也在积极扩充生产线并提升制程。 Angstrem的8英寸晶圆厂预计在2023年开始进行生产,每月产出3000片90nm—130nm制程的芯片。 为了拯救当地的ICT(信息通信技术)产业,俄联邦工贸部拟拨款9000亿卢布(约549亿元人民币)用于支持国内ICT产业的发展。在这9000亿卢布中还将拿出4200亿卢布(约256.2亿元人民币)作为专项基金,支持填补当地的技术空白,以及购买材料和装备。 不仅如此,对于高级人才招聘、补充流动资金、企业研发等也将予以一定的补助。 从俄地区的这些举措来看,对于技术和人才的重视正在增加,届时对于美企的依赖也会只减不增。 写在最后 除了俄地区在发力,最关键的是技术的自主研发已经成为共识。目前欧洲地区也已经拿出430亿欧元计划要在2030年实现全球20%的芯片在欧洲生产制造。 反观美地区的芯片产业,不仅缺少相关的有经验人才,生产成本也十分高昂,张忠谋甚至直言,美地区要增加芯片制造是徒劳无功之举。 对于美企一夜之间市值损失10万亿元,大家有什么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独到的见解。 ![]() |